布基胶带
布基胶带
布基胶带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江南菠菜 > 布基胶带
国军残军为何能横行缅北十一年缅甸被逼无奈向中国求救
发布时间:2024-11-05 |   作者: 江南菠菜官网

  在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
  1949年上半年,我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,开始解放全国各地,军一败再败。

  1950年初,残部在西南边境集结,组成第八兵团,想要依靠山区与抗衡,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,这支军就被击溃。

  我军一直追击到国境线上,生擒兵团司令汤尧,可惜的是,还是有一些部分军越过国境,进入了缅甸,我军只得停止追击。

  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士气低落,武器弹药不足的残部,却能一举在缅北站稳脚跟,击退缅甸的数次进攻,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?

  这些残部进入缅甸之后,才得知并未追赶,得到了一次休整的机会,他们在大其力一带重新集结,有了三千人的规模。

  同时这支部队的长官,通过电台联系上蒋介石,这消息也让蒋介石大吃一惊,他还以为在云南的已经被尽数消灭了。

  但初到台湾省的蒋介石内部尚且不稳定,根本顾不上这支部队,于是让他们自寻出路,放任不管。

  这件事也传到了李弥这里,这支部队名义上还是他的部下,于是他主动向蒋介石表明了自己愿意去领导这支部队。

  结果蒋介石没有同意,他就偷偷跑到了泰国,设法联系上了这支部队,蒋介石也很无奈,只愿意给五万泰铢的军饷。

  但这些根本不足以军队的正常开销,李弥果断拿出自己私藏的十万美金,用于部队的重新整编。

  同时又跟蒋介石讨价还价,这才得到每月十万泰铢的军费供给,勉强能维持部队的正常运转。

  李弥不惜抗命来到泰国,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补给军队,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,他想在缅北做大,进可以,退可以割地称王,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  不过在李弥思考的时候,并没考虑缅甸的感受,缅甸这时也才独立不久,对于这支的残军,从始至终保持密切关注。

  经过缅甸政府的合计,决定进行武力驱赶,同时向联合国控诉的非法行为,结果缅甸的政府军多次落败,被三千人的军打得丢盔弃甲。

  联合国收到缅甸的控诉之后,立即对蒋介石下了撤兵的命令,蒋介石只得让李弥撤出盘踞已久的大其力地区。

  就在李弥继续撤退的时候,蒋介石又发来了先不撤回台湾省的命令,美国也用军已经在多国边境的理由,忽悠缅甸已无危险了。

  缅甸深知美国有其他用意,反正现在大其力地区已经拿到手了,于是不再追究的残部。

  原来在1950年10月的时候,我国正式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,李弥在我国大后方的军队,瞬间从没人管的棋子,变成了一支极具战略意义的部队。

  美国希望在东南亚能分散一下新中国的注意力,要求李弥重新进入云南,挑起战争,而且只要李弥愿意,美国能够给大家提供大量的武器以及资金支持。

  蒋介石则是还在幻想能,也是让李弥从云南进攻,他在东南一带进行配合,就是想让新中国首尾难顾。

  为此,美国特地在泰国设立了一个企业,让美式装备源源不断进入李弥的部队,蒋介石则是空降了大量的军事干部,并允许李弥自行募兵。

  李弥得到这些援助之后,大喜过望,立即招兵买马,甚至联系了不少的土匪势力,兵力鼎盛时期高达三万余人。

  甚至为了更便利接收物资,李弥还在根据地修了机场,把军队整编成两个师,准备充足之后,李弥带队向云南进发。

  1951年,李弥把部队分成两部分,向云南边境进发,一度占据了多处县城,蒋介石大喜过望,认为这是反攻的一大胜利。

  但蒋介石还没有高兴多久,我军在云南一带集结力量,李弥所属部队被尽数赶出,并发生大溃败,狼狈逃回缅北。

  李弥为了逃避责任,声称美国的援助没有及时补充,实际上就李弥那一点兵马,完全是以卵击石。

  回到缅北的李弥,口上依旧叫嚣着向云南进攻,实际上再也不敢踏足云南半步,说反攻也是为了持续拿美国和蒋介石的物资而已。

  一段时间后,美国也发现李弥这支部队已无什么大作用了,补充的物资大幅度减少,蒋介石也跟着减少对李弥的供给。

  李弥只得想办法增加军费,于是在缅北开始种植毒品,缅甸政府一看,如果任由李弥发展,缅甸将会后患无穷,于是又开始向联合国控诉李弥的所作所为。

  美国这时给了李弥三个选择,一是继续进攻云南,美国将继续给予帮助,二是到越南去,最后一个选择是继续待在缅甸。

  李弥为自己的利益选择继续留在缅甸,但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,直接停止了对李弥的军事援助。

  为了让李弥继续留在缅甸,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,跟缅甸拖起了时间,让缅甸大为不满。

  李弥为了彻底在缅北站稳脚跟,与缅甸的武装都有着一定的联系,这些小势力也愿意听李弥的。

  缅甸政府多次派兵剿灭,哪怕得到了苏联极大的帮助,人数武器全部超高李弥的情况下,还是被李弥打败。

  在李弥眼里,缅甸打仗一点兵法都不讲,所运用的战术都是军校的模板,这样的进攻丝毫没有威胁。

  同时李弥为发展开始向缅甸南部进发,想要拿到一个出海口,缅甸政府集结部队抵抗,李弥则是联合其他反抗武装,主动发起进攻,缅甸政府最终兵败。

  李弥带着部队在缅甸作威作福,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,缅甸政府再次找到联合国,并且秘密联系美国,表示不能处理问题,缅甸将可能接受苏联的帮助。

  意思就是可能会倒向苏联一边,此时的朝鲜战场也接近尾声,美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,李弥又天天喊着口号,不去进攻云南。

  于是美国立即敦促蒋介石撤兵,以免缅甸成为苏联进入东南亚的通道,蒋介石起初并不想撤走李弥,毕竟还幻想着反攻计划。

  这次美国的态度十分明确,一定要让李弥撤走,蒋介石无奈只得接受,宣布将接回李弥的部队。

  李弥先一步回到台湾,劝说蒋介石不要撤回部队,甚至表示缅甸政府根本不堪一击,可以实际控制已经占据的地方。

  同时李弥还对外宣称,自己没办法掌控这支部队,所以也执行不了撤军命令,那么这支部队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?

  1953年,李弥拒不执行联合国制定的撤军命令,缅甸政府得知之后,立即宣布停止接受美国的援助,向苏联寻求帮助。

  美国这次只得给蒋介石下死命令,蒋介石这次决定要撤出这支部队,对于李弥来说,虽然缅北的部队是他的政治资本,事到如今为了保命也只能走了。

  于是六千多人先后去往了台湾省,但蒋介石还是暗中留下了一部分,并对外声称,这些都是缅甸本地人,不能跟着李弥走。

  遗留的这部分则是暗中潜伏,等待时机,两年之后,蒋介石又暗中派有着游击战专家之称的柳元麟,抵达缅北。

  在他的号召下,残部重新集结,又聚集起三千人,缅甸政府再次抗议,但蒋介石表示这已经不是军队。

  缅甸政府只得自己动手平叛,但数万的缅军部队,加之美国装备的支持,依旧剿灭不了这三千人的军队,在柳元麟的带领下,部队又开始壮大起来。

  到了1959年,柳元麟的根据地早已稳固,缅甸政府四年的进攻被尽数瓦解,在与缅军交手打出自信后,柳元麟制定了进攻云南的计划,蒋介石表示支持,并空降了数百人的精英部队。

  1960年,趁着我国访问东南亚之际,缅甸政府直接找到了周总理,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够出手,一起剿灭的残部。

  我国也觉得残部对云南始终存在一定的威胁,同意了缅甸政府的请求,开始集结部队,进入缅甸境内作战。

  昆明军区司令员亲自敲定作战计划,根据缅甸提供的情报,以及中央的指示,制定包围歼灭的作战方针。

  为了不在国际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中央划定了严格的作战区域,任何作战方案都不能越线,并告知缅甸军方,并希望缅甸军方能集结部队堵住的退路。

  缅甸看到中国的作战方案后,无不拍手叫好,立即派遣部队布置,但缅甸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行动,却被毛主席一眼看到了不足,并转告缅甸兵力过于分散,需要改进。

  随即我军正式发起进攻,柳元麟构建的据点悉数被我军一一拔除,速度之快直接让柳元麟根本看不到抵抗的希望,拔腿就跑。

  柳元麟经过进攻后,兵力损失大部,七成士兵已经丢失战斗力,我军成功达成目标,柳元麟跑到缅甸腹地,超出了我军进攻范围,我军立马停止进攻。

  然而缅军依旧打不赢柳元麟,反被柳元麟包围,缅甸政府再也顾不上什么作战范围了,请求越过之前的计划线,彻底歼灭残部。

  我军这才继续进发,在湄公河一带彻底歼灭柳元麟主力,击毙两名师长,柳元麟带部仓皇逃到台湾省。

  果然国际上立即有人指责中国军队公然入侵缅甸,缅甸政府随即出来力挺中国,自此盘踞在缅北十一年的残部,被悉数消灭,云南边境危险解除。

  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
返回列表
国军残军为何能横行缅北十一年缅甸被逼无奈向中国求救
发布时间:2024-11-05

  在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
  1949年上半年,我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,开始解放全国各地,军一败再败。

  1950年初,残部在西南边境集结,组成第八兵团,想要依靠山区与抗衡,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,这支军就被击溃。

  我军一直追击到国境线上,生擒兵团司令汤尧,可惜的是,还是有一些部分军越过国境,进入了缅甸,我军只得停止追击。

  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士气低落,武器弹药不足的残部,却能一举在缅北站稳脚跟,击退缅甸的数次进攻,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?

  这些残部进入缅甸之后,才得知并未追赶,得到了一次休整的机会,他们在大其力一带重新集结,有了三千人的规模。

  同时这支部队的长官,通过电台联系上蒋介石,这消息也让蒋介石大吃一惊,他还以为在云南的已经被尽数消灭了。

  但初到台湾省的蒋介石内部尚且不稳定,根本顾不上这支部队,于是让他们自寻出路,放任不管。

  这件事也传到了李弥这里,这支部队名义上还是他的部下,于是他主动向蒋介石表明了自己愿意去领导这支部队。

  结果蒋介石没有同意,他就偷偷跑到了泰国,设法联系上了这支部队,蒋介石也很无奈,只愿意给五万泰铢的军饷。

  但这些根本不足以军队的正常开销,李弥果断拿出自己私藏的十万美金,用于部队的重新整编。

  同时又跟蒋介石讨价还价,这才得到每月十万泰铢的军费供给,勉强能维持部队的正常运转。

  李弥不惜抗命来到泰国,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补给军队,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,他想在缅北做大,进可以,退可以割地称王,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  不过在李弥思考的时候,并没考虑缅甸的感受,缅甸这时也才独立不久,对于这支的残军,从始至终保持密切关注。

  经过缅甸政府的合计,决定进行武力驱赶,同时向联合国控诉的非法行为,结果缅甸的政府军多次落败,被三千人的军打得丢盔弃甲。

  联合国收到缅甸的控诉之后,立即对蒋介石下了撤兵的命令,蒋介石只得让李弥撤出盘踞已久的大其力地区。

  就在李弥继续撤退的时候,蒋介石又发来了先不撤回台湾省的命令,美国也用军已经在多国边境的理由,忽悠缅甸已无危险了。

  缅甸深知美国有其他用意,反正现在大其力地区已经拿到手了,于是不再追究的残部。

  原来在1950年10月的时候,我国正式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,李弥在我国大后方的军队,瞬间从没人管的棋子,变成了一支极具战略意义的部队。

  美国希望在东南亚能分散一下新中国的注意力,要求李弥重新进入云南,挑起战争,而且只要李弥愿意,美国能够给大家提供大量的武器以及资金支持。

  蒋介石则是还在幻想能,也是让李弥从云南进攻,他在东南一带进行配合,就是想让新中国首尾难顾。

  为此,美国特地在泰国设立了一个企业,让美式装备源源不断进入李弥的部队,蒋介石则是空降了大量的军事干部,并允许李弥自行募兵。

  李弥得到这些援助之后,大喜过望,立即招兵买马,甚至联系了不少的土匪势力,兵力鼎盛时期高达三万余人。

  甚至为了更便利接收物资,李弥还在根据地修了机场,把军队整编成两个师,准备充足之后,李弥带队向云南进发。

  1951年,李弥把部队分成两部分,向云南边境进发,一度占据了多处县城,蒋介石大喜过望,认为这是反攻的一大胜利。

  但蒋介石还没有高兴多久,我军在云南一带集结力量,李弥所属部队被尽数赶出,并发生大溃败,狼狈逃回缅北。

  李弥为了逃避责任,声称美国的援助没有及时补充,实际上就李弥那一点兵马,完全是以卵击石。

  回到缅北的李弥,口上依旧叫嚣着向云南进攻,实际上再也不敢踏足云南半步,说反攻也是为了持续拿美国和蒋介石的物资而已。

  一段时间后,美国也发现李弥这支部队已无什么大作用了,补充的物资大幅度减少,蒋介石也跟着减少对李弥的供给。

  李弥只得想办法增加军费,于是在缅北开始种植毒品,缅甸政府一看,如果任由李弥发展,缅甸将会后患无穷,于是又开始向联合国控诉李弥的所作所为。

  美国这时给了李弥三个选择,一是继续进攻云南,美国将继续给予帮助,二是到越南去,最后一个选择是继续待在缅甸。

  李弥为自己的利益选择继续留在缅甸,但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,直接停止了对李弥的军事援助。

  为了让李弥继续留在缅甸,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,跟缅甸拖起了时间,让缅甸大为不满。

  李弥为了彻底在缅北站稳脚跟,与缅甸的武装都有着一定的联系,这些小势力也愿意听李弥的。

  缅甸政府多次派兵剿灭,哪怕得到了苏联极大的帮助,人数武器全部超高李弥的情况下,还是被李弥打败。

  在李弥眼里,缅甸打仗一点兵法都不讲,所运用的战术都是军校的模板,这样的进攻丝毫没有威胁。

  同时李弥为发展开始向缅甸南部进发,想要拿到一个出海口,缅甸政府集结部队抵抗,李弥则是联合其他反抗武装,主动发起进攻,缅甸政府最终兵败。

  李弥带着部队在缅甸作威作福,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,缅甸政府再次找到联合国,并且秘密联系美国,表示不能处理问题,缅甸将可能接受苏联的帮助。

  意思就是可能会倒向苏联一边,此时的朝鲜战场也接近尾声,美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,李弥又天天喊着口号,不去进攻云南。

  于是美国立即敦促蒋介石撤兵,以免缅甸成为苏联进入东南亚的通道,蒋介石起初并不想撤走李弥,毕竟还幻想着反攻计划。

  这次美国的态度十分明确,一定要让李弥撤走,蒋介石无奈只得接受,宣布将接回李弥的部队。

  李弥先一步回到台湾,劝说蒋介石不要撤回部队,甚至表示缅甸政府根本不堪一击,可以实际控制已经占据的地方。

  同时李弥还对外宣称,自己没办法掌控这支部队,所以也执行不了撤军命令,那么这支部队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?

  1953年,李弥拒不执行联合国制定的撤军命令,缅甸政府得知之后,立即宣布停止接受美国的援助,向苏联寻求帮助。

  美国这次只得给蒋介石下死命令,蒋介石这次决定要撤出这支部队,对于李弥来说,虽然缅北的部队是他的政治资本,事到如今为了保命也只能走了。

  于是六千多人先后去往了台湾省,但蒋介石还是暗中留下了一部分,并对外声称,这些都是缅甸本地人,不能跟着李弥走。

  遗留的这部分则是暗中潜伏,等待时机,两年之后,蒋介石又暗中派有着游击战专家之称的柳元麟,抵达缅北。

  在他的号召下,残部重新集结,又聚集起三千人,缅甸政府再次抗议,但蒋介石表示这已经不是军队。

  缅甸政府只得自己动手平叛,但数万的缅军部队,加之美国装备的支持,依旧剿灭不了这三千人的军队,在柳元麟的带领下,部队又开始壮大起来。

  到了1959年,柳元麟的根据地早已稳固,缅甸政府四年的进攻被尽数瓦解,在与缅军交手打出自信后,柳元麟制定了进攻云南的计划,蒋介石表示支持,并空降了数百人的精英部队。

  1960年,趁着我国访问东南亚之际,缅甸政府直接找到了周总理,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够出手,一起剿灭的残部。

  我国也觉得残部对云南始终存在一定的威胁,同意了缅甸政府的请求,开始集结部队,进入缅甸境内作战。

  昆明军区司令员亲自敲定作战计划,根据缅甸提供的情报,以及中央的指示,制定包围歼灭的作战方针。

  为了不在国际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中央划定了严格的作战区域,任何作战方案都不能越线,并告知缅甸军方,并希望缅甸军方能集结部队堵住的退路。

  缅甸看到中国的作战方案后,无不拍手叫好,立即派遣部队布置,但缅甸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行动,却被毛主席一眼看到了不足,并转告缅甸兵力过于分散,需要改进。

  随即我军正式发起进攻,柳元麟构建的据点悉数被我军一一拔除,速度之快直接让柳元麟根本看不到抵抗的希望,拔腿就跑。

  柳元麟经过进攻后,兵力损失大部,七成士兵已经丢失战斗力,我军成功达成目标,柳元麟跑到缅甸腹地,超出了我军进攻范围,我军立马停止进攻。

  然而缅军依旧打不赢柳元麟,反被柳元麟包围,缅甸政府再也顾不上什么作战范围了,请求越过之前的计划线,彻底歼灭残部。

  我军这才继续进发,在湄公河一带彻底歼灭柳元麟主力,击毙两名师长,柳元麟带部仓皇逃到台湾省。

  果然国际上立即有人指责中国军队公然入侵缅甸,缅甸政府随即出来力挺中国,自此盘踞在缅北十一年的残部,被悉数消灭,云南边境危险解除。

  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
...
国军残军为何能横行缅北十一年缅甸被逼无奈向中国求救
发布时间:2024-11-05

  在阅读此文前,诚邀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,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
  1949年上半年,我军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,开始解放全国各地,军一败再败。

  1950年初,残部在西南边境集结,组成第八兵团,想要依靠山区与抗衡,但仅仅几个月的时间,这支军就被击溃。

  我军一直追击到国境线上,生擒兵团司令汤尧,可惜的是,还是有一些部分军越过国境,进入了缅甸,我军只得停止追击。

  然而就是这样一支士气低落,武器弹药不足的残部,却能一举在缅北站稳脚跟,击退缅甸的数次进攻,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?

  这些残部进入缅甸之后,才得知并未追赶,得到了一次休整的机会,他们在大其力一带重新集结,有了三千人的规模。

  同时这支部队的长官,通过电台联系上蒋介石,这消息也让蒋介石大吃一惊,他还以为在云南的已经被尽数消灭了。

  但初到台湾省的蒋介石内部尚且不稳定,根本顾不上这支部队,于是让他们自寻出路,放任不管。

  这件事也传到了李弥这里,这支部队名义上还是他的部下,于是他主动向蒋介石表明了自己愿意去领导这支部队。

  结果蒋介石没有同意,他就偷偷跑到了泰国,设法联系上了这支部队,蒋介石也很无奈,只愿意给五万泰铢的军饷。

  但这些根本不足以军队的正常开销,李弥果断拿出自己私藏的十万美金,用于部队的重新整编。

  同时又跟蒋介石讨价还价,这才得到每月十万泰铢的军费供给,勉强能维持部队的正常运转。

  李弥不惜抗命来到泰国,甚至拿出自己的积蓄补给军队,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,他想在缅北做大,进可以,退可以割地称王,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。

  不过在李弥思考的时候,并没考虑缅甸的感受,缅甸这时也才独立不久,对于这支的残军,从始至终保持密切关注。

  经过缅甸政府的合计,决定进行武力驱赶,同时向联合国控诉的非法行为,结果缅甸的政府军多次落败,被三千人的军打得丢盔弃甲。

  联合国收到缅甸的控诉之后,立即对蒋介石下了撤兵的命令,蒋介石只得让李弥撤出盘踞已久的大其力地区。

  就在李弥继续撤退的时候,蒋介石又发来了先不撤回台湾省的命令,美国也用军已经在多国边境的理由,忽悠缅甸已无危险了。

  缅甸深知美国有其他用意,反正现在大其力地区已经拿到手了,于是不再追究的残部。

  原来在1950年10月的时候,我国正式派遣志愿军入朝作战,李弥在我国大后方的军队,瞬间从没人管的棋子,变成了一支极具战略意义的部队。

  美国希望在东南亚能分散一下新中国的注意力,要求李弥重新进入云南,挑起战争,而且只要李弥愿意,美国能够给大家提供大量的武器以及资金支持。

  蒋介石则是还在幻想能,也是让李弥从云南进攻,他在东南一带进行配合,就是想让新中国首尾难顾。

  为此,美国特地在泰国设立了一个企业,让美式装备源源不断进入李弥的部队,蒋介石则是空降了大量的军事干部,并允许李弥自行募兵。

  李弥得到这些援助之后,大喜过望,立即招兵买马,甚至联系了不少的土匪势力,兵力鼎盛时期高达三万余人。

  甚至为了更便利接收物资,李弥还在根据地修了机场,把军队整编成两个师,准备充足之后,李弥带队向云南进发。

  1951年,李弥把部队分成两部分,向云南边境进发,一度占据了多处县城,蒋介石大喜过望,认为这是反攻的一大胜利。

  但蒋介石还没有高兴多久,我军在云南一带集结力量,李弥所属部队被尽数赶出,并发生大溃败,狼狈逃回缅北。

  李弥为了逃避责任,声称美国的援助没有及时补充,实际上就李弥那一点兵马,完全是以卵击石。

  回到缅北的李弥,口上依旧叫嚣着向云南进攻,实际上再也不敢踏足云南半步,说反攻也是为了持续拿美国和蒋介石的物资而已。

  一段时间后,美国也发现李弥这支部队已无什么大作用了,补充的物资大幅度减少,蒋介石也跟着减少对李弥的供给。

  李弥只得想办法增加军费,于是在缅北开始种植毒品,缅甸政府一看,如果任由李弥发展,缅甸将会后患无穷,于是又开始向联合国控诉李弥的所作所为。

  美国这时给了李弥三个选择,一是继续进攻云南,美国将继续给予帮助,二是到越南去,最后一个选择是继续待在缅甸。

  李弥为自己的利益选择继续留在缅甸,但这并不符合美国的利益,直接停止了对李弥的军事援助。

  为了让李弥继续留在缅甸,联合国在美国的操纵下,跟缅甸拖起了时间,让缅甸大为不满。

  李弥为了彻底在缅北站稳脚跟,与缅甸的武装都有着一定的联系,这些小势力也愿意听李弥的。

  缅甸政府多次派兵剿灭,哪怕得到了苏联极大的帮助,人数武器全部超高李弥的情况下,还是被李弥打败。

  在李弥眼里,缅甸打仗一点兵法都不讲,所运用的战术都是军校的模板,这样的进攻丝毫没有威胁。

  同时李弥为发展开始向缅甸南部进发,想要拿到一个出海口,缅甸政府集结部队抵抗,李弥则是联合其他反抗武装,主动发起进攻,缅甸政府最终兵败。

  李弥带着部队在缅甸作威作福,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,缅甸政府再次找到联合国,并且秘密联系美国,表示不能处理问题,缅甸将可能接受苏联的帮助。

  意思就是可能会倒向苏联一边,此时的朝鲜战场也接近尾声,美国没有占到任何便宜,李弥又天天喊着口号,不去进攻云南。

  于是美国立即敦促蒋介石撤兵,以免缅甸成为苏联进入东南亚的通道,蒋介石起初并不想撤走李弥,毕竟还幻想着反攻计划。

  这次美国的态度十分明确,一定要让李弥撤走,蒋介石无奈只得接受,宣布将接回李弥的部队。

  李弥先一步回到台湾,劝说蒋介石不要撤回部队,甚至表示缅甸政府根本不堪一击,可以实际控制已经占据的地方。

  同时李弥还对外宣称,自己没办法掌控这支部队,所以也执行不了撤军命令,那么这支部队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?

  1953年,李弥拒不执行联合国制定的撤军命令,缅甸政府得知之后,立即宣布停止接受美国的援助,向苏联寻求帮助。

  美国这次只得给蒋介石下死命令,蒋介石这次决定要撤出这支部队,对于李弥来说,虽然缅北的部队是他的政治资本,事到如今为了保命也只能走了。

  于是六千多人先后去往了台湾省,但蒋介石还是暗中留下了一部分,并对外声称,这些都是缅甸本地人,不能跟着李弥走。

  遗留的这部分则是暗中潜伏,等待时机,两年之后,蒋介石又暗中派有着游击战专家之称的柳元麟,抵达缅北。

  在他的号召下,残部重新集结,又聚集起三千人,缅甸政府再次抗议,但蒋介石表示这已经不是军队。

  缅甸政府只得自己动手平叛,但数万的缅军部队,加之美国装备的支持,依旧剿灭不了这三千人的军队,在柳元麟的带领下,部队又开始壮大起来。

  到了1959年,柳元麟的根据地早已稳固,缅甸政府四年的进攻被尽数瓦解,在与缅军交手打出自信后,柳元麟制定了进攻云南的计划,蒋介石表示支持,并空降了数百人的精英部队。

  1960年,趁着我国访问东南亚之际,缅甸政府直接找到了周总理,表示希望有机会能够出手,一起剿灭的残部。

  我国也觉得残部对云南始终存在一定的威胁,同意了缅甸政府的请求,开始集结部队,进入缅甸境内作战。

  昆明军区司令员亲自敲定作战计划,根据缅甸提供的情报,以及中央的指示,制定包围歼灭的作战方针。

  为了不在国际上引起不必要的麻烦,中央划定了严格的作战区域,任何作战方案都不能越线,并告知缅甸军方,并希望缅甸军方能集结部队堵住的退路。

  缅甸看到中国的作战方案后,无不拍手叫好,立即派遣部队布置,但缅甸自认为天衣无缝的行动,却被毛主席一眼看到了不足,并转告缅甸兵力过于分散,需要改进。

  随即我军正式发起进攻,柳元麟构建的据点悉数被我军一一拔除,速度之快直接让柳元麟根本看不到抵抗的希望,拔腿就跑。

  柳元麟经过进攻后,兵力损失大部,七成士兵已经丢失战斗力,我军成功达成目标,柳元麟跑到缅甸腹地,超出了我军进攻范围,我军立马停止进攻。

  然而缅军依旧打不赢柳元麟,反被柳元麟包围,缅甸政府再也顾不上什么作战范围了,请求越过之前的计划线,彻底歼灭残部。

  我军这才继续进发,在湄公河一带彻底歼灭柳元麟主力,击毙两名师长,柳元麟带部仓皇逃到台湾省。

  果然国际上立即有人指责中国军队公然入侵缅甸,缅甸政府随即出来力挺中国,自此盘踞在缅北十一年的残部,被悉数消灭,云南边境危险解除。

  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
...